1. 您好!歡迎光臨黃山市春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旅行社許可證號:L-AH000063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黃山天氣 | 付款方式
        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黃山 > 經濟發展

      工業支柱
          逐步確立的主導地位 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逐步發展壯大,工業經濟于70年代中后期獲得較快發展,改造、擴建和新建了一批食品、機械、電器、紡織、塑料、造紙等基礎工業企業,1978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2.33億元。
          建市后,特別是“八五”以來,全市工業經濟在呈現出多種經濟成份并進、經濟結構趨向合理、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局面。到1996年底,有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1204家,國有、集體、其他類型工業企業數分別占總數的16.3%、79.5%和4.2%,產值比重分別占40%、42%和18%;全社會工業總產值59億元,是建市初的5.7倍,年均遞增21.25%;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上交稅利1.48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33%。企業在職職工6.6萬人,全員勞動生產率達14700元。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19.6億元,比1987年增加15.5億元。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由建市初的25.5%上升到33%,已經形成了機械、電子、化工、建筑建材、絲綢、醫藥六大支柱、32個行業、100多個門類的現代工業體系,并且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勢骨干企業和拳頭名牌產品。
          顯著提高的裝備水平 建市10年來,完成技改投資12.5億元,開發新產品536項,其中具有國際水平的16項,具國內先進水平的163項,填補省內空白的190項。市化工集團公司粉末涂料生產技術,永新公司真空鍍膜包裝生產線及技術,金馬集團公司摩托車儀表生產技術和設備,朝陽集團公司分馬力電機生產技術,三聯和皖華公司傳感器生產技術,屯溪高壓閥門廠熱模鍛生產技術,市特鋼廠不銹鋼薄板細絲生產技術及設備,市化纖廠丙綸細旦長絲生產設備,屯溪造紙廠1880長網設備,歙縣樹脂廠雙螺躋塑設備,市汽車電器廠現代管理技術及設備,黃山第一機床廠樹脂工藝,祁門瓷廠煤氣窯等一批重點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都達到了國內生產水平。
          馳名中外的名優產品 形成了一批名特優工業產品,其中國優名牌工業品4種、部優30種、省優70種;1996年工業品產銷率95.3%。朝陽微電機、金馬摩托車儀表及永新復合包裝材料產銷量分別居全國和華東地區同行業之首;“祁紅”名茶遠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六味地黃丸(液)、西園喉藥、多功能工具機、車床、銑床、閥門、罐頭、瓷器、床單、白廠絲等產品暢銷全國,享有盛譽,工業出口產品達29種。文房四寶中的歙硯、徽墨、漆器工藝等一批傳統產品依然煥發異彩,馳名中外。
          不斷深化的企業改革 “八五”期間,全市85%的中型企業和40%的小型企業進行了股份制、兼并、破產、租賃、拍賣、托管等各種形式的改革,其中15戶企業試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集團發展到11家?!熬盼濉遍_局以來,工業改革在整體推進中力度加大,步伐加快,破產重組、增資減債、轉機建制工作迅速鋪開,23家企業依法破產,部分企業轉換機制,增強了活力,開始走向新生。
      農業基礎
          蓬勃發展的農村經濟 黃山市的傳統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全面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制定和落實“林茶為主,多種經營,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農業生產方針,為農村市場經濟的起步和發展注入了活力。
          “八五”期間,大力調整農業內部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實行科技興農戰略,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發展鄉鎮企業,推動了農村經濟的振興。
          90年代以來,全市堅持“面向市場,發揮優勢,以貿牽頭,兩翼齊飛”的農村發展戰略,大打農業開發戰和扶貧攻堅戰,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和創匯農業,探索產供銷、貿工農、旅工農一體化、產業化發展道路,加快了農村奔小康進程。1996年全市農村社會總產值116億元,農村一二三產業結構已由1987年的61.9:28.3:9.8調整為現在的30.8:52.6:16.6,億元鄉鎮達到28個,已有77個村步入小康行列。
          勢頭強勁的種養業 近幾年,農村種植養殖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糧食播種面積130萬畝,糧食總產仍保持在36萬噸以上,品種以谷物為主,小麥、玉米、黃豆勻有種植,菜籽、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0多萬畝,年總產2.5萬噸以上。桑園15.5萬畝,年產繭5500多噸;茶園80多萬畝,總產2萬多噸,其中年產名優茶3000噸以上;保持了黃山市在全國著名產區的領先地位。果園10多萬畝,年產各類干鮮果1.2萬余噸。大牲畜、生豬、家禽飼養量分別達6.5萬、95萬和330萬頭(只)以上,年產肉類4.7萬噸、禽蛋5000噸;還發展水面養殖16.5萬畝,年產各類水產品1萬多噸,河湖庫區攔網養魚、網箱養魚和特種水產養殖面積達6000多萬多畝。
          初戰告捷的林業“二創” 林業以優化生態環境為重點,1990年以來累計完成造林綠化235多萬畝,合格率達99.4%,全市已于1994年提前實現消滅荒山目標,連續多年獲得省政府表彰。以經果林、竹林和中藥材為主的生產基地建設步伐加快,林種結構得到調整。建立股份合作林場749個,經營面積110多萬畝。
          已具雛形的農業產業化 “八五”期間,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初步建立了10個規模較大的商品基地,涌現了一批農業產業化方面的新典型,祁門縣黃山食用菌(集團)公司實行科研、生產、加工、銷售系列開發,成為全省農業產業化示范區。歙縣、黟縣已初步形成栽桑――養蠶――繅絲――制綢――服裝加工――出口創匯一條龍經營。全市現有鄉鎮企業50344家,其中鄉村企業3228家,聯戶、個體企業47116家,營業總收入達66.3億元;從業人員16.5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22%。農副產品加工貿易型企業達1130多家,營業收入占總收入的60%以上,其中鄉鎮出口企業發展到50多家。
      旅游崛起
          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 1979年7月,鄧小平同志視察黃山,發出“把黃山旅游的牌子打出去”的號召,奏響了黃山旅游業發展序曲。1987年,國務院批準建立市。1990年4月,黃山市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開發開放“一線兩點”的戰略重點。1983年,省政府成立了黃山規劃委員會,黃山總體規劃、旅游業發展規劃及建設國際旅游城市規劃等重大課題進一步展開。18年來,特別是建市以來旅游業得到迅猛發展。到“八五”末,旅游業在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中所占份額分別達到28.6%、11%、11.5%,超過全國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的平均水平,成為黃山市名副其實的牽頭產業。 
          初步形成的大旅游格局 堅持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結合,開發與保護并重,硬件建設和軟件發展并舉,多種經濟成份經營并存的原則,以提高旅游資源利用效益為目的,加強各旅游景區、景點的科學規劃、管理和利用,突出黃山風景區,建設南北自然風光旅游線和東西歷史文化旅游線,開發齊云山風景區、太平湖風景區、黟縣桃花源景區、屯溪老街、歙縣歷史文化名城、徽州古民居景區和牯牛降保護區,形成眾星拱月之勢。同時,全面啟動了黃山旅游度假區、金盆灣旅游度假區和黃山綠谷開發區的建設。旅游業由70年代末的單一型觀光游發展成集觀光、休閑、修學、風情、民俗、美食、文化、尋古、探險為一體的多元化旅游格局。
          擁有旅游涉外賓館飯店31家,星級賓館17家,一、二類旅行社15家,三類社70多家,年接待能力可達800萬人次。
          旅游經濟產業化進程得到加快。已建立黃山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發行上市了8000萬黃山旅游B股和4000萬黃山旅游A股,成為國內首只完整的旅游概念股;鄉村旅游經濟快速發展,旅游專業鎮、村、戶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出現了多種經濟成份齊頭并進的發展勢頭?!鞍宋濉逼陂g,全市共接待游客1680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67.5萬人次,入境旅游者占全省的2/3;旅游直接收入20.4億元、創匯7756萬美元,年遞增分別達到45.2%和34%。
      外經新姿
          重點突破的招商引資 利用外資取得突破。目前,全市已批準三資企業137家,總投資2.48億美元,直接利用外資達4779.8萬美元。外商投資領域不斷擴大,投資結構日趨合理,三資企業中生產型企業占60%以上。
          穩步增長的出口貿易 1996年,全市外貿出口收購總值4.53億元,生產出口商品的企業17家,出口商品37種。外貿出口供貨額4.5億元,比1990年翻一番多;始于1993年的外貿自營出口由當年的269萬美元增加到1387萬美元,增長5倍。全市出口商品由工礦產品、農副土特產品和部分輕紡工藝美術品三大骨干組成。其中工礦產品占出口比重的95.31%,機電、精細化工、環氧樹脂、服裝等產品已成為出口大宗產品;農副產品中的水煮筍、貢菊花等,也深受外商客戶的歡迎。全市出口已通達世界20個國家和地區。屯溪茶廠獲得自營進出口權。
          日益活躍的協作與交流 成功地舉辦了5屆黃山國際旅游節,與日本藤井寺市互結友好城市,與美國密爾布瑞市加強了友好往來;同國內各大中城市和沿海開放地區11省25地市建立了友好協作關系?!鞍宋濉逼陂g,開展經濟技術協作項目1170項,吸納和引進了一批獎金及技術管理人才。
      商業溢彩
          黃山市商業機構有23506個,從業人員5.07萬人。其中國有商業機構1009個,私營個體商業20923個,其他性質商業機構1574個;有供銷社123個,飲食服務機構4041個。黃山市各類商場、商店和集貿市場眾多。其中享有盛名的重點商場、商廈主要有坐落在繁華市區的等。另外,還有一批深受歡迎的特色商店,如屯溪老街店鋪林立,各種藝術品和土特產品琳瑯滿目,“同德仁藥店”、“程德馨醬園”等有百年老店之稱,黃山旅游商貿城透視出現代商街氣息。在各區縣城,中心商場、商廈也頗綜合性市場49處,專業市場9處。群眾購買力不斷提高,物價相對穩定,貨源充裕,市場活躍。199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20.5億元,比“八五”初期翻了一番多。其中國有商業完成8.4億元,集體3.4億元,其他商業8.7億元,分別占41%、17%和42%。
      金融活躍
          金融形勢穩定,銀行存款額度逐年增長,備付能力逐步增強。1996,銀行各項存款、貨款余額分別達到37.33億元和32.78億元,比年初增加8.18億元和3.88億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金融日趨完善。專業銀行職能逐步強化,新組建了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實現平穩脫鉤。目前,全市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性金融機構已達979個,其中市分行8個,支行32個,營業所37個,儲蓄所、分理處、代理處共180個,城市信用社10個,農村信用社131個;從業人員達5065人。農村合作基金組織已發展到40個,融通資金能力增強。
      保險服務
          1996年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已擴大到1227戶計8.7萬人,覆蓋面達94%;人壽、財產承保額達164.47億元,保險理賠達0.76億元;參加失業保險企業覆蓋面達85%,保險統籌職工5.6萬人;醫療、工傷、生育等保險制度正在逐步推行。以市社會保險局、中保財險、壽險公司為主體、平保公司等保險機構相結合,形成了多形式、多層次的全市社會保險體系,為保障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秩序的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Copy ? 2010-2020 [黃山春秋國際旅行社] 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L-AH000063 ] 地址:黃山市屯溪仙人洞新苑6幢401室   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羅陽
      24小時服務熱線:13675552006 電話:0559-2158777 傳真:0559-2312399 客服扣扣:2523095776 / 2309549956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本網刪除。 E-mail:hscq126@126.com 皖ICP備18014645號-3 皖公安備34100202000397
      友情鏈接
      在线观看a片